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如梁启超、陈布雷、吴稚晖等报人从政者屡见不鲜,如周瘦鹃、严独鹤、张丹斧等由作家转为报人者大有人在,而像陈蝶仙由作家转为报人、再由报人变作实业家者却是寥若晨星。
多才多艺
陈蝶仙(1879—1940),鸳鸯蝴蝶派作家,浙江钱塘人,原名寿嵩,字蝶仙,后改名栩,斋号栩园,别署惜红生、天虚我生、樱川三郎等。1939年第3期《健康家庭》中俞洽成的《一位文学家兼实业家天虚我生先生的家庭访问记》、1940年第13期《永安月刊》中郑逸梅的《天虚我生往事》、1948年第104期《永安月刊》中许瘦蝶的《记陈蝶仙》等文,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陈蝶仙的生平。
陈蝶仙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与老太爷、爷爷、父母同居一处。兄弟四人,陈排行老三。研究音韵的老太爷虽在陈7岁时即已去世,但家里的塾师同样注重音韵,对陈影响颇大。陈自幼聪颖绝人,4岁开始识字,过目成诵,7岁能作文,乡人誉为神童。及长,工诗文词曲,精通音律,长于古琴,“常于花前擫笛歌自度曲”。9岁“应仁和县考,梳了两只丫角辫子,着了曲襟马甲,不满三尺小阿弟,乳臭未干,挤杂青年考生与白发老童生中,侃侃应试。宗师奇之,下场阅卷,文又斐然可诵,亟召问话,奖勉备至,榜发高中第8名秀才”。因此有“神童考秀才,探囊取物”之说。翌年春九府会试,陈复中举人。陈原本准备进京殿试折桂状元,不料家中变故,未得成行,以为憾事。
18岁时,陈蝶仙仿《红楼梦》创作小说《泪珠缘》,出版单行本。该书以哀情取胜,风格介乎《红楼梦》《花月痕》之间,曾风行一时,赚得天下多情人不少眼泪。“补白大王”郑逸梅对该书赞赏有加:“书中运笔用意,写情结构,无不脱胎于《红楼梦》,而又无一落《红楼梦》窠臼。《红楼梦》中有缺陷,是书则皆弥补之,于情字上无丝毫遗憾。至其铺叙点缀,则诗词酒令,更无一不新颖绝伦,引人入胜。而于音律一道,语之尤祥,融贯古今,实足阐前人未发之秘。”其中虽不乏溢美之词,但亦可窥见此书在当年的影响。
1900年,陈蝶仙连续投稿《同文沪报》“消闲录”,与文友许瘦蝶开酬唱之端,后陈将文章结集《惜红精舍诗》在书社出版。陈与仁和华痴石諟、何颂花春旭游,并称“杭州三才子”。1904年,陈以“惜红生”笔名开始在上海《新闻报》发表文章,声名益著。
少年时,陈蝶仙与姻戚某女小桃花馆主,两情相悦,愿作鸳鸯比翼齐飞,但终因双方家庭反对未修正果。陈乃谱写《桃花梦传奇》十六折,以寄绮感。后再与邻女九香深情缱绻,时相过从。后女家被奸人陷害,不得已举家避祸他往。陈再作《筝楼泣别图》,以纪其事。1905年旧历四月,九香忽然归来。久别重逢,二人悲喜交集,情话深宵,天明始作诀别,陈复绘《筝楼聚影图》,以志相见之欢。此二图当年曾在国内举行征题活动,一时海内名家纷纷作诗为文,盛极一时。与此同时,陈别有《九香楼纪事诗》180首、《筝楼聚影图诗》七律30首,其中有“妾意郎心双赤赤,卿衫侬袖两青青”之句,“惊才绝艳,海思云愁,不是过也”。
两度情场失意,让陈蝶仙一度萎靡,每当华灯夜明之时,遂耽溺于杭州城太平坊的情话笙歌之中,午夜始归。陈母乃托表亲徐某,收陈为麾下幕客,陈由此走上短暂的从政之路。
1908年后,陈蝶仙先后在蛟川、苍山、越州、岱山等处任知事等职。作苍山幕时,陈所居为汤玉茗旧署,有亭名“绿玉”,修竹周绕,中有老树蚁穴,陈为之取名“南柯”。陈所到之处,文人墨客无不争奉其为盟主,时与“吴门戚牧饭牛、南汇春柳词人谢其璋企石、桐乡张长心芜、南沙奚囊燕子、丹徒吴清庠眉孙、泉塘毕羁奄”,并称“江南七才子”。
报人生涯
据《一位文学家兼实业家天虚我生先生的家庭访问记》一文载,陈蝶仙的塾师为《新闻报》驻杭州访员(即记者),陈在投稿的同时也对报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将办报作为早期的追求。1901年,陈就在杭州太平坊创建了萃利公司,专售书籍、文具、仪器等。1902年,增设石印局,出版报刊、书籍。由于陈具有格物致知的钻研精神,对于石印的落石,铅印的排字、铸字均能娴熟掌握。有一次,八月中秋印局工人加班,编辑独自闭门独享烤鸭,工人窥见后气愤至极,发生罢工事件。陈遂带领几位朋友披挂上阵,结果报刊如期出版。萃利公司和石印局经营业绩惨淡,再加上同业恶性竞争,陈蝶仙坐蚀甚巨,弥补乏术,只得关门大吉。
1906年,为实现自己的报人梦,陈蝶仙在杭州创办《著作林》杂志,以“保存国粹、搜罗古董、搜集遗编”为办刊宗旨,以旧体诗词为主要内容,包括乐府诗词、骈文等,刊有《骈花馆文集》《雨花草堂词选》《雁来山馆诗钞》《古香堂文录》《栩园新乐谱》等,部分诗词被谱成乐曲,在杭州文人间广为传唱。1908年8月,陈蝶仙来沪,该刊随之迁至上海。同年12月《国闻日报》创刊,《著作林》出刊至22期后并入该报后停刊。与此同时,谢企石、蔡眉良、奚燕子、戚饭牛等创办《国魂报》,云间名士杨古醖任主编,陈蝶仙应邀充任编辑。该报提倡风雅,保存国粹。报社附设丽则吟社,“青衫才子,白袷词人,坛坫争雄,一时称盛”。
陈蝶仙及其子女
1913年11月、1914年1月,著名报人王钝根先后在上海创办《游戏杂志》和《女子世界》,陈蝶仙担任两刊编辑,辑务之余,每期至少撰文一篇,以《琼花劫井底双鸳》《桐花笺传奇》《桐花笺》三个长篇最为著名,后均出版单行本。但好景不长,王钝根弃文而贾,两刊均于1915年停刊。
1933年3月至6月《新春秋》中连载秋霜的《对于上海报名人成功篇的小补充》一文介绍,民国肇始,陈蝶仙与李常觉、吴觉迷,在沪上西门创设编译社,专门撰述小说,除供中华图书馆外,也售诸中华书局。李常觉担任翻译,吴负责编辑,陈任总编重任。吴经此历练,撰述能力与日俱增,陈之培养功不可没,二人遂成莫逆。1915年3月,吴继王钝根之后接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陈屡有投稿襄助。因崇拜陈之文才,吴竟以师礼事之,屡次让贤陈接任主编。一年后,吴遂向《申报》递交辞呈。后经姚鹓雏短暂过渡,1916年11月,陈蝶仙正式接任“自由谈”主编一职。
此前的“自由谈”多以风花雪月文章为主,虽缠绵悱恻但内容空洞。陈蝶仙接任后,乃另设“常识”一栏,一反之前不切实际的空谈,专门刊载具有实质内容、足供各个家庭参考的文章,故而大受读者欢迎,纷纷剪报粘册,留备参考,陈亦因此声名大噪。此后,他又先后出版《家庭常识》单行本若干集。当时学校普通教育课程尚未设立“常识”一科,民众更缺乏常识,即使最为浅显的科学常识也没有渠道获得。该书的出版对于普及常识,教育民众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人人争购,一时洛阳纸贵。
陈蝶仙对办报情有独钟,即使后来成为“牙粉大王”的实业家也痴心不改,更于1930年1月主编《机联会刊》,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始告停刊。该刊由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主办,主要刊登工商界消息、国外工业介绍、工商经济论文、工商知识和文艺作品等。《机联会刊》不啻为工商界之大众顾问,对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提倡职业道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著名报人周瘦鹃曾誉之为“一部活的万宝全书”。
爱国实业家
据1939年4月18日《奋报》中晏然的《世界成功人小传之十——陈蝶仙》和1940年第2卷第56期《小工艺》中黄警顽的《悼天虚我生》两文载,早在清光绪、宣统年间,陈蝶仙在浙江遂昌任职时,见到大路两旁满是日货“金刚石”牌、“狮子”牌牙粉的广告,各村镇大小店铺更是充斥着舶来品,只在兰溪买到一包杭州西医刘铭之用碳酸镁做的“宝星”牌牙粉,但不久再去购买时,该品却因滞销也停售了。陈分析了国货不能和舶来品竞争的三大原因:一是成本较大,二是资本较少,三是推销乏术。他由此见到商机,认为只要经营得法,国货一定可以战胜舶来品。此后,他便开始试制牙粉,第一次是在他代理镇海县知事之时。当时省里拨给各县一笔经费,用以举办水产制造所,他凭借镇海县近海的优势,请求留县自办,核准后每年下拨7000余元经费。于是,他利用这笔经费收集乌贼鱼骨以为牙粉原料,但遭到地方人士的反对,陈之计划乃宣告流产。
“无敌”牌牙粉
在主编“自由谈”时,陈蝶仙接到读者来信询问:“以牙粉擦面,虽可去除油光,但亦易使眉毛脱落,有什么补救方法?”陈在反复实验后回答说,采用碳酸镁牙粉可以两全其美。此后,读者再来信说,碳酸镁牙粉售价极高,且工序复杂,要求陈自设工厂制造出售。一是读者的鼓励,二是陈深知以乌贼骨替代碳酸镁成本较轻。于是,他便以500元稿费作为资本,在上海南阳桥金玉里寓所中(即栩园)设立家庭工业社,开始试制牙粉。1931年第297期《大亚画报》中《天虚我生之轶闻》披露了陈蝶仙获取牙粉配方的逸闻:陈主编《申报》“自由谈”时,市场充斥日货,“金刚石”牌牙粉独霸全国,陈遂“为文排斥之,甚至谓粉入胃肠,胶粘为害”。日人见文后先与陈交涉,陈置不为理,最终诉诸公堂。法庭之上,陈称,日人如欲自证清白,除非当庭分析化验牙粉成分。不得已,日人只得当众化合牙粉。陈则将其成分若干和材料化合方法铭记于心。陈的官司虽然败诉,但掌握了牙粉的制作技术。归来后,陈便在栩园制造出“无敌”牌牙粉,商标为蝴蝶。
为推销产品,陈蝶仙在全国各地征求经销志愿者加盟。加盟者只需缴纳十元会费,即可领取散装牙粉,自行装袋出售。陈充分利用“自由谈”这块阵地,连续刊发数篇文章和广告,引来数千加盟者入会,牙粉一时供不应求。陈遂将工厂由自家扩展至邻家,招收工人,夜以继日地加紧生产。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加盟者最初大量索取,后来却因推销不力又整批退货,以至栩园无法容纳,陈只得向近邻另赁一所房屋。巨量产品的推销重任一下子全部落在了陈一人之肩。
陈蝶仙先将牙粉送到各家店铺,第一批全部免费奉送,以丰厚的利润引起他们的承销兴趣,各店再以远低于“金刚石”“狮子”牌日货的价格售予民众,民众试用后甚感满意。突破口就这样打开了,“无敌”牌牙粉逐渐在社会上取得了信誉。
1915年,因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全国掀起抵制日货、支持国货的运动,更为“无敌”牌牙粉创造了绝好的发展良机。为扩大生产,陈蝶仙在南市梅雪路购地兴建了新厂房。他一方面在“自由谈”大谈“支持国货、抵制日货、挽回利权”;一方面以身作则,坚决不用舶来品,即使平日写信、撰稿用纸,也一律采用国货,亲友来信倘用洋纸信封,他即弃而不阅。据1949年第116期《永安月刊》中胡光亚的《感忆天虚我生》一文记述,与亲友畅游西湖时,陈皆乘家庭工业社的画舫,游后赴楼外楼晚餐时,饮的也是陈之酒厂酿制的“无敌”牌葡萄酒。夏季蚊虫较多,陈遂在桌下燃起“无敌”牌蚊香。
陈蝶仙牢牢抓住这一契机,企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家庭工业社改成股份两合公司,最初资本仅1万元,至1932年到“一·二八”前,累年的盈余和新股增发,资本已到60万元,流动资金更达150万以上。日货“金刚石”牌、“狮子”牌牙粉也被挤出中国市场,陈因为国家弥补漏卮而成为中国实业界的功臣,更被誉为“牙粉大王”。1930年后,陈蝶仙进一步扩展业务,先后创建了制造化妆品、红酒、医药、饮料、灭火器等数家企业,成为中国名重一时的实业家。面对事业蒸蒸日上,陈却孜孜以求、不肯懈怠。他曾感慨地说:“人人能鸡鸣而起,为利己利人之事,则吾国不至穷困至此,又何有今日之外侮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蝶仙先将西子湖畔的别墅——蝴庄捐献国家,后又将部分企业迁往湖北宜昌和四川重庆,并在云南昆明建立牙粉厂,以满足国难之中民众的需求。
1939年初,陈蝶仙积劳成疾病倒在昆明,其子陈小蝶将其陪护回沪。翌年3月24日,陈病逝于上海。弥留之际,他曾对小蝶叹道:“一生本愿做文人、报人,而结果却成了实业家!”所立遗嘱有二:一、所有遗作悉数付刊印行;二、灵榇安葬于西子湖畔之桃源岭。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