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有:
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省政府副省长、秘书长王海鹏,省政协副主席李兴旺、刘宽忍、张晓光、孙科、李忠民、高岭,省政协秘书长王刚。
列席人员有: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驻机关纪检监察 组组长,不是省政协常委的专门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部分 省政协委员,部分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省委统战部部长、副部长及省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市政协主席、杨凌区、韩城市政协主席等同志。
省政协副主席李兴旺主持会议。...
6月17日下午,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围绕“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突破发展”进行专题议政协商。
本次常委会邀请省政府负责同志就“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突破发展”情况作报告,与会人员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讨论,10位委员还将聚焦主题进行大会发言,为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突破发展建言资政。
各界新闻网正在进行图文直播!...
6月17日下午,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围绕“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突破发展”进行专题议政协商。
各界新闻网将进行图文直播,敬请期待!...
 直播结束,感谢观看!...
...
与会相关部门同志就委员、专家学者的发言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佛坪县委书记李志刚介绍:
近年来,佛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以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紧扣“宜居、宜业、和美”目标,坚定不移打好生态牌、建设幸福园,逐步探索出乡村全面振兴的“佛坪路径”。
把准宜居“基本点”,建设环境优美幸福园;打牢宜业“支撑点”,培育产业兴旺新动能;聚焦和美“落脚点”,引领文明善治新风尚。
“千万工程”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美乡村凝结着农民群众的殷殷期待。结合佛坪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以生态美乡村,塑造宜居宜人的美丽家园。应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全方位打造和美乡村“高颜值”。要构筑空间布局之美、重塑整体风貌之美、彰显人居环境之美,科学划定区域深化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积极建设“无废乡村”。
以产业强乡村,激活创业创富的发展动能。应处理好强村和富民的关系,多渠道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推进特色产业提质、推进集体经济提效、推进农民收入提档。
以融合兴乡村,畅通互动互促的城乡关系。应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全景式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强化示范创建引领、推动公共服务共享、打通城乡融合堵点,提升镇村电商物流、金融网点等设施完备度。
以党建引乡村,提升善治善成的治理水平。应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要高扬党建引领之旗、织密基层治理之网、铸牢精神文明之魂,用好乡村大舞台、“文明实践+”等阵地,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汉中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包继强发言:
汉中市从2023年开始,深入开展了“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出六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要统一思想聚合力。在思想上认识农村环境整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群众逐步认识到自己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让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要规划先行定标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规划,注重实操性,提出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的工作要求,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要典型示范强引领。农村环境整治点多、线长、面广,在工作的方法上应采取抓两头、带中间,梯次推进,压茬进行的办法。示范村、重点村先行先试,要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要健全机制抓落实。汉中市的“1+4”工作机制值得借鉴。“1”是市、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4”是推动工作的四项硬措施。市(县)级领导包抓;分管领导抓具体、具体抓;各职能部门驻村抓点;农办督导指导抓考评。
要因地制宜重实效。在个户的卫生上把扫干净、摆整齐、无污水作为硬要求,实行户户过。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少拆屋、慎砍树、不占地、降成本,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依托竹、木、藤条编制围栏,用石块精心铺设乡间小道,用山花装点美丽庭院,留住乡愁,传承文脉。
要强基固本作保障。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把群众组织好、教育好、引导好,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和美乡村建设才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省政协委员,宝鸡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高晓博发言:
2023年以来,宝鸡市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机制,打造环境美、产业美、治理美、生活美、党建强,具有宝鸡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千万工程实现稳步开局。
在乡村建设中面临一些问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乡村建设工作合力还不强。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突出规划引领,有序稳慎推进。
突出生态宜居,优化人居环境。
突出城乡融合,提升公共服务。
突出乡风文明,注重凝心铸魂。
突出人才保障,合力共建共享。...
省政协委员,民盟陕西省农业委员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冯永忠发言:
农林高校长期扎根三农一线,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知农爱农人才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农林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为此建议:
支持农林高校参与“千万工程”建设,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提升。大力总结和推广“科技小院”、“以大学为主的推广模式”,鼓励支持农林高校在产业核心区建设试验示范站;启动“千县千站”科技推广实验示范站改造提升工程;按照省市县主建、校所运行的机制,前置科研服务向产业一线布局;启动实施特色产业富民工程、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县城设施更新与承载力提升工程、乡村废弃物就地化资源利用工程等项目。
加快农林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千万工程”人才队伍培养能力。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组建乡村振兴服务专家团队,推动新型乡村建设和乡村服务的模式研究和示范推广,建设基层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支持农林高校参与乡村组织建设,实施助力“千万工程”基层组织创新行动。鼓励农林高校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化管理,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大讲堂制度化运行。
充分发挥农林高校资源优势,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引领行动。开办“乡村文明大讲堂”,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农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农村传统文化遗产;助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高校电子文献资料与乡村互联互通,建设乡村图书室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省政协委员,延安市政协主席杨光远介绍:
当前,全省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调研发现,普遍存在四方面薄弱环节:一是规划引领不到位。二是运行机制不健全。三是农业产业不够强。四是人才队伍不过硬。
为此建议:
坚持以规划为统领。逐村深入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列出资源、项目和需求清单,科学合理规划,实行一村一策。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推动特色产业错位发展。
建立治护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各村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差异,从农村垃圾处理、村庄环境整治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提升。建立政府财政拨款、集体投入、社会融资、企业捐赠等稳定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和评估体系,建立严格的农民群众参与机制。
精准培育乡村产业。全面摸排村集体建设用地情况,通过出租、入股、共同经营、流转管护等方式与企业合作,盘活各类土地、房产等闲置低效资产。大力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依托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重点支持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研学体验、农家乐等业态发展。
强化人才支撑保障。注重从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退伍军人中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加强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健全基层党支部书记“选、培、考”机制,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支持县域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展,启动“农创客培育工程”,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陕西省委员会主委陈玉玲发言:
2023年以来,我省上下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初步形成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貌。同时,调研发现我省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村发展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
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偏低、收入不均衡;人口流失和乡村空心化并存;县城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整体水平仍需提升。
为此建议:
坚持试点示范,突出抓好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所有权行使和收益分配机制,激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推行农户融资“整村授信”。推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涉农高校在乡村建立科技小院,引导“三师入乡”,鼓励推行乡村紧缺人才定向培养。
坚持分类发展,积极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尊重县城发展规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县乡村道路联动,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建设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网络等。
坚持产业带动,培育发展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统筹好现有产业发展与未来产业布局关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加快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发展农村电商和物流园。完善县级集配中心和镇级专业市场、村组田头市场功能。
坚持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大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力度,持续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不断强化和改进乡村治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本次专题协商会邀请6位同志围绕“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行协商建言。...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张普庆介绍: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高位推动,五级书记齐抓;注重系统谋划,搭建政策框架;立足现实条件,做到分类施策;多方筹措资金,强化投入保障;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学习考察调研分析,循迹溯源,我省“千万工程”建设与浙江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对和美乡村建设系统谋划不够,对乡村资源挖掘转化水平仍然较低,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短板,乡村产业发展质效还需提升,联农带农机制还不够健全。
下一步,要准确把握“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全面提速我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陕西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因地制宜经验,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体系。立足城乡融合、整体和谐,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等关键要素,落实好“三区三线”、洪涝风险控制线等管控要求;有针对性地谋划推进乡村建设各项任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的工作机制,落实县、镇两级工作机构规划职责。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生态优先经验,建设三秦绿色乡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卫厕改造;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推行粮牧、果牧等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三产融合经验,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推进链式发展;坚持科技赋能;做深加工环节;发展新型业态;培强经营主体。支持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烘干收储等社会化服务,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共建共享经验,激发农民群众主体动力。延伸基础设施;下沉公共服务;强化乡村治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评选和“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五美庭院”等选树活动,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数字化等有效方式,总结推广一批基层治理模式。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循序渐进经验,构建层层推进格局。坚持示范带动;持续强化人才支撑;加强投入保障。鼓励采用基金、债券等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用好苏陕协作、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同志有:
省政府副省长窦敬丽,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张晓光、孙科、李忠民,秘书长王刚,省政府副秘书长吴聪聪。
应邀参加座谈会的省政府有关部门有:
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
参加今天座谈会的还有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省级民主党派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部分省政协常委、委员。
省政协主席徐新荣主持会议。...
6月12日上午,省政协召开“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协商会。
各界新闻网正在进行图文直播,欢迎观看!...
6月12日上午,省政协召开“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协商会。
各界新闻网将进行图文直播,敬请期待!...
 直播结束,感谢观看!...
...
 与会相关部门同志就委员、专家学者的发言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发言:
用好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强大的政治优势,把延安精神弘扬好,发展文旅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延安红色文旅产业存在问题:红色革命旧址与场馆展示雷同化,挖掘利用表达不透不深,游客选择单一导致滞留延安时间短暂;观众流量与消费“增量”不成正比。革命旧址场馆流量大,但经济产值少;红色文旅产业缺乏专业性分工管理和体制束缚;革命旧址场馆占有内涵优势,又没有市场条件。
革命文物研究阐释,讲好党的故事能力与水平是新时代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因素。建议:
支持打造革命文物弘扬延安精神的标杆保护和展示项目,以政治引领为文旅增量引流。
强化“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的教育功能。
立足党中央需要,支持革命场馆提升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机制提升文旅+新产值。支持红色场馆利用自家阵地发展文创事业,实现引得来、留得住、带的走,支持流量点自身造血。旅游部门、企业做好做细吃住行等配套服务;政府扶持、投资商让利,制定三年或5年不收租的办法,培育新产值挽救文化街区新生,让游客回流。
同时,政府与商家通力合作引入国家品牌赛事、会议举办等文化活动,培植市场品牌辨识度。加大省市级财政支持倾斜力度,加大和规范党员干部培训机构设置,持续推进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周至县县委副书记李同勃介绍:
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素有“金周至”之美誉。深挖秦岭北麓生态人文价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群众致富增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存在4个方面问题:传承和发展不足,投入和保障不够,产业体系不健全,智力支撑有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学习借鉴兄弟区县好经验、好做法,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强规划、挖潜力、补短板、增动能,扎实做好生态人文价值转换这篇大文章。
突出“差异化”发展,推进区域协同并进。
坚持“项目化”推动,扶持培育产业主体。
注重“多元化”建设,提升融合发展附加值。
借力“平台化”赋能,健全文旅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