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相关部门同志就委员、专家学者的发言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发言:
用好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强大的政治优势,把延安精神弘扬好,发展文旅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延安红色文旅产业存在问题:红色革命旧址与场馆展示雷同化,挖掘利用表达不透不深,游客选择单一导致滞留延安时间短暂;观众流量与消费“增量”不成正比。革命旧址场馆流量大,但经济产值少;红色文旅产业缺乏专业性分工管理和体制束缚;革命旧址场馆占有内涵优势,又没有市场条件。
革命文物研究阐释,讲好党的故事能力与水平是新时代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因素。建议:
支持打造革命文物弘扬延安精神的标杆保护和展示项目,以政治引领为文旅增量引流。
强化“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的教育功能。
立足党中央需要,支持革命场馆提升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机制提升文旅+新产值。支持红色场馆利用自家阵地发展文创事业,实现引得来、留得住、带的走,支持流量点自身造血。旅游部门、企业做好做细吃住行等配套服务;政府扶持、投资商让利,制定三年或5年不收租的办法,培育新产值挽救文化街区新生,让游客回流。
同时,政府与商家通力合作引入国家品牌赛事、会议举办等文化活动,培植市场品牌辨识度。加大省市级财政支持倾斜力度,加大和规范党员干部培训机构设置,持续推进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周至县县委副书记李同勃介绍:
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素有“金周至”之美誉。深挖秦岭北麓生态人文价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群众致富增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存在4个方面问题:传承和发展不足,投入和保障不够,产业体系不健全,智力支撑有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学习借鉴兄弟区县好经验、好做法,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强规划、挖潜力、补短板、增动能,扎实做好生态人文价值转换这篇大文章。
突出“差异化”发展,推进区域协同并进。
坚持“项目化”推动,扶持培育产业主体。
注重“多元化”建设,提升融合发展附加值。
借力“平台化”赋能,健全文旅人才梯队。...
西安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发言:
西安演艺集团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认定为“文娱演艺产业链链主企业”,旗下的易俗社、话剧院、战士战旗杂技团被认定为“最具发展潜力文艺院团”。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方面,集团做了这些探索工作:
强化守正定力,以传统经典赋能文化街区。传统经典戏曲演出、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等为易俗社文化街区注入了厚重的秦腔文化元素,在很大程度上繁荣了文化街区,去年一年共接待游客370万人次。
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以文艺精品创作助力文旅融合,以驻场文艺演出赋能文旅融合。西安儿艺以《哪吒》与曲江海洋馆合作,由张艺谋导演《无界·长安》火爆出圈等。
创新文艺作品输出模式,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文艺精品走出去,就要从“演出输出”向“作品输出”转变,从省内文旅融合向跨省联动文旅融合转变,从《死无对证》到《雀起无声》,从大唐之“门”走向喀什之“心”,从《如梦长安》到《梦回沙湖》等,经过打磨提升以及宣传推介,成为省内外著名景区的爆款实景演艺项目。
这些文艺作品的长期输出及演出事宜,正在进一步洽谈当中。...
民进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部长吴巧月发言:
目前,大众休闲度假游以及个性化、自助游为主的时代已经到来。我省文旅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相关文化元素和独有特色挖掘不够、发展投入不足、优秀人才缺乏、推广传播力度有限等问题,制约了文旅产业发展质效。
为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发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议:
一、以文化为魂。增强产业吸引力,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二、以融合为本。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打造重点产业链、提升关中、陕北、陕南各市、县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和占比。
三、以创新为要。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培育数字新业态,融合青年人喜爱的表达方式。
四、多措并举提质增效。落地落实各类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政策,释放政策效能;丰富产品供给,加强推广力度。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挖掘潜力激发消费;强化人才资源保障,形成“政校研企”联动共建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强化落实省财政厅等12部门出台的《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财税金融政策措施》。...
省政协委员,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发言:
文化强省不仅要有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更要有对传统文化吐古纳新的创造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将人才的创新成果对外输出的能力。
现结合陕西美术馆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以西安为引领,构建陕西美术馆集群。
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行政策性鼓励。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实行税收减免政策;文化扶持资金应享受同等待遇。
加强全省美术馆管理的专业能力。建设艺术管理专业平台,对全省美术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设立长期、中期和短期培训机制,从展览、策展、推广、公共教育、收藏方面建立全方位的培训体系。
构建全省美术馆联盟,实行展览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重大文化活动资源互动。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双年展,充分挖掘陕西美术馆核心资源,通过举办大型国际文化活动提升陕西美术馆的整体格局和运营水平。...
西北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王晨佳发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旅业态有机结合,焕发新动力
陕西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IP多元,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成功培育了新生市场。穿最美华服,逛最“唐”古都,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盛唐密盒”,与李白“隔空对话”,通过淋漓生动的阐释和互动,将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游客。
二、文旅供给深度不够、文化价值引领不足
文旅产品服务的同质性和表浅性阻碍消费;文化价值对于文旅产业的精神引领角色发挥不足;城市和乡村文化发展剪刀差,阻碍城乡文化价值可持续发挥。
三、升级供给、价值引领、城乡协同共同提升文化自信
紧贴市场的文化创意先行、文化小镇及街区运营前置;文化价值引领文旅产业供给,塑造文化自强的核心竞争力;振兴乡村文化,城乡协同促进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介绍: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天然历史博物馆”。近年来,陕西始终将文物保护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努力探索创新,着力提升文物事业治理能力水平,工作成效如下:
保护文物的政治意识显著提高;中华文明、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得到更好守护;考古研究取得丰硕成果;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完善;文物管护能力不断增强;文物惠民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文物国际交流互鉴拓展深化。
接下来,陕西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固文明传承之本,以全面系统整体保护实现各类文物应保尽保。
强文物保护之基,以人才科技创新增强文物行业治理现代力量。
溯历史文化之源,以深化考古研究阐释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彰文化遗产之美,以更多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扬文化自信之帆,以扩大交流合作促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省政协委员、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晓静介绍:
咸阳市坚持以建设“一市一地”,构建“三线三链”,推进“百镇百品”为文旅产业发展总体思路,聚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心统筹谋划、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产品供给、注重宣传营销、强化服务保障,“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格局不断形成。在调研和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还存在政策还不够健全完善、规划还不够全面系统、农文旅产品质量还不够高、服务保障还不够到位等问题。
为此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建议完善我省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政策清单。
二要注重规划引领,推动错位发展。建议依托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战略规划,立足西安、咸阳乡村特色和文化底蕴,着眼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并进。
三要注重突出特色,打造文旅精品。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要注重系统推进,强化服务保障。建议在农文旅景区及周边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有效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感。...
 这次专题协商,邀请8位同志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立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专题作重点发言。...
 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高中印对本次专题协商会作主题发言: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进行专题协商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史委持续跟踪、深入调研,积极推动建议转化,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存在不足:统筹推动有待加强;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市场主体还需壮大;文旅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高端创意人才。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三个原则、统筹五对关系、紧扣五项任务”,落细落实《陕西省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加强统筹领导,促进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狠抓引智育才;顺应发展趋势,突出现代时尚;加强宣传营销,讲好陕西故事;振兴乡村文化,拓展文旅市场;落实带薪休假,激发消费潜能。...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同志有:
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省政府副省长陈春江、省政协副主席李兴旺、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省政协副主席孙科、省政协副主席高岭、省政协秘书长王刚。
参加会议的省委、政府部门的同志有:
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参加会议的政协及有关方面同志有:
省政协副秘书长、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教育科技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研究室副主任、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省民进及部分市县政协相关负责同志;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及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代表等。
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主持会议。...
5月29日上午,省政协召开“推进文化自信自立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专题协商座谈会。
各界新闻网正在进行图文直播,欢迎观看!...
5月29日上午,省政协召开“推进文化自信自立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专题协商座谈会。
各界新闻网将进行图文直播,敬请期待!
...
 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高中印对本次专题协商会作主题发言: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进行专题协商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史委持续跟踪、深入调研,积极推动建议转化,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存在不足:统筹推动有待加强;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市场主体还需壮大;文旅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高端创意人才。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三个原则、统筹五对关系、紧扣五项任务”,落细落实《陕西省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加强统筹领导,促进融合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狠抓引智育才。
顺应发展趋势,突出现代时尚。
加强宣传营销,讲好陕西故事。
振兴乡村文化,拓展文旅市场。
落实带薪休假,激发消费潜能。...
...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狠抓数字技术自主创新,推进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升数字治理质量效率,塑强支撑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工作,加力促进外经贸企稳向好,务实推动招商引资量质双升,建强用好开放平台通道。...
及时响应企业诉求,提高政策针对性和可及性,支持企业融资增信,持续优化提升政务环境,进一步加强权益保护。...
加快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县域城镇化,强化政策资金扶持。...
抓好政策实施,用好工作机制,强化考核评价。...
下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目标,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地和工作落实,着力推动“四个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
一是规模总量不大。县域生产总值全省占比较2022年下降1.3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逐年下降;2023年入围中国民企500强的仅5家;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9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
二是竞争力仍需加强,主要表现为产业方面。县域产业水平还不高,农产品70%为初加工;工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文旅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应用场景不足;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三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隐性壁垒、不当干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文件仍然含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内容;在制度供给、要素供给、服务供给上不同程度存在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与经营主体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