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剪出来的,石头刻出来的,泥土捏出来的;一嗓子唱出来的,一身子扭出来的,一腰鼓打出来的;幻灯幻影的皮影,或跑或蹄的跑驴,有起有伏的水船;精湛独门的技艺,乡音未改的民谚;经久不衰的文学......
匠心独运成佳作,酣歌曼舞可成诗。它们是,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榆林这方土地上,这些浓缩着一群人的手艺和智慧,凝聚着一座城的灵魂和魅力的非遗,为这座城市承载着文化自信,也为这座城市的人提供着精神养料。非遗,正成为榆林大地上“行走的”传统文化教科书。
这一次,让我们了解非遗、走进非遗、读懂非遗,在非遗文化中寻访榆林的深度。也许,我们因此会对这座城市有一个新的认知,发现它有址可寻,它有物可见,它有史可讲,它有话可说!
01
走进非遗文化 探寻塞上魅力
历史更迭,岁月长流,但流淌在时光中的匠心和文化却像是陈酿的酒,越发的有韵。百年匠心,弥新不止。当我们无路可走,无处可逃,无可奈何时,向着这些并非是物质所带来的精神食粮靠近,与丰富的精神文明对话,找到高山,寻得净土。榆林,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塞上古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到今天为止,榆林市有1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27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无可计量的文化财富,滋养着榆林人的精神世界,丰富着榆林人的文化生活,也为书香榆林、文化榆林、文明榆林提供着绵绵绵不断的养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总和。非遗,不仅体现的是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城市价值,更是城市精神的表达。
陕北民歌、大秧歌、剪纸、石雕、泥塑、腰鼓、唢呐、陕北说书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榆林文化,无不体现着榆林人的智慧、价值、灵魂。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文化、精神、灵魂,那它的生命力一定是短暂的。榆林,也正是因了这些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才有了蓬勃向上节节拔高的发展态势。
02
品读非遗之作领悟文化之美
在塞上榆林,无论是高亢昂扬的陕北民歌,还是跃然纸上的剪纸作品,再或者是唯这方土地上的人才能做出的正宗拼三鲜技艺等,2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核,为人们润物细无声地美化着生活。人生海海,我们需要文化来滋养,需要艺术来抚慰。
生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把陕北民歌唱进了他们的生命里。山沟沟里荡起的,圪梁梁上飘来的,那一声声民歌,高亢浑厚,言辞真切。一曲高歌,响彻黄土高原的山峁圪梁。它是陕北人对生活的呐喊,对命运的倾诉,对爱情的呢喃。一声入耳,声声入耳。它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的魅力所在,以信天游和小调为主的当地多种形式的民歌总称。
左手一张红纸,右手一把剪刀,在巧手妙工之下一幅妙趣横生的剪纸作品就出现了。它可能是生动形象的花鸟鱼虫,可能是宏伟壮观的建筑风貌,也可能是宏大叙事的历史文化。一幅剪纸,便能说尽人、事、史。榆林剪纸,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类别之一,不得不说,它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财富,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绚丽多彩的边塞文化,让“舌尖上的榆林”也有了与众不同的味道。拼三鲜,作为榆林的一道传统名菜,它兼具汉、满、蒙多种风味菜肴的特点。榆林拼三鲜有五色(红 白 黄 绿 黑)俱全,汤鲜醇厚,清香可口,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显著特点。榆林拼三鲜制作技艺,工艺繁杂,工序较多,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植于榆林沃土上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还是其他门类的非遗项目,他们的类别不一,不变的是他们都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成为我们一代代人的共有财富。
03
讲好非遗故事传播榆林声音
榆林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在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一系列的有效机制中,非遗文化故事正走向了寻常百姓的心中。各种非遗展示馆,非遗传习所,非遗文化课堂给榆林人展示着非遗魅力,传播着榆林的文化声音。
在非遗展示馆里,我们能从一件件旧物,一个个字符,一段段声音中领略榆林非遗文化的魅力。时代更迭,万物出新,非遗文化却是历久弥新。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它为我们讲述匠心之作,为我们描绘非遗之美。
那些凝聚着手艺人精雕细琢的心血之作,是讲述非遗故事的完美作品;那些烙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经典之歌,是讲述非遗故事的动听之声;那些印记着一座城市历史文脉的民俗文化,是讲述非遗故事的不朽传奇。
透过非遗看榆林
穿过时光见春秋
这些承载文化重量的文化遗产
留下来了
也该传下去
讲述非遗不朽故事
传播榆林文化之声
......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