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新:走进渭华起义纪念馆

2023-07-20 15:40:08  来源:三秦文化微信公众号  


[摘要]  7月15日,我们党支部全体党员前往渭南市华州区渭华起义纪念馆,搞红色研学活动。接受革命教育,踏寻先辈足迹,感受红色文化。    乘车从西安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

  7月15日,我们党支部全体党员前往渭南市华州区渭华起义纪念馆,搞红色研学活动。接受革命教育,踏寻先辈足迹,感受红色文化。

  

  乘车从西安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景区。景区绿树成荫,美好如画。湛蓝的天空,绿色的山川,渭华起义纪念馆群雕、馆舍、纪念碑格外醒目。办理入场手续后,我们全体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为依托,建立革命纪念馆。由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中心广场、渭华起义纪念馆陈列厅、烈士纪念碑组成。

  渭南、华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地方。早在1921年,就有魏野畴、王尚德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创办农会,具有良好的革命基础。1927年9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渭南、华县等地发动起义,建立红色根据地,夺取革命胜利。此后,以渭南高塘小学为据点,开展农民运动、学生运动,为起义聚集革命力量。

  

  1928年4月下旬,参与军阀混战的陕军国民革命军第三旅由中共党员刘志丹率领撤离战场,到达华县瓜坡镇。刘志丹同志宣布起义,将部队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共有战士一千余人。刘志丹任军委主席。由中共陕东特委组织领导和发动,5月1日至4日,渭南、华县等地万余名农民在各地农民赤卫队的配合下响应起义。5月10日,西北工农革命军到达高塘镇,谢子长也率陕东农民赤卫队前来,举行联欢大会,宣布建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会后举行了巨大规模的武装大游行。以渭南、华县、华阴等五县为范围发动武装暴动,处决土豪劣绅60余人,建立区村48个苏维埃政权,苏区方圆为200公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人们称为“渭华起义”。

  这是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我党在北方地区发动的声势最为浩大的革命起义。渭华起义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围剿。在第三次围剿中,因为敌我力量悬殊,红军损失惨重,3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英勇牺牲。渭华起义失败后,革命力量向渭北转移,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渭华起义纪念馆收藏文物157件,各类照片图画1200余幅。文物资料75件,其中原件35件。馆内气氛凝重,庄严肃穆,一张张承载历史的照片图画,一件件红军的武器和用具,展示了渭华起义的历史过程和革命风貌。渭华起义纪念园内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高塘小学旧址,红军战士罹难忠义井、400年古槐生长粗壮,风情依旧。革命先烈在艰苦的环境中积极开展斗争的革命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势,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革命事迹,惊天动地泣鬼神。

   

  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那句特殊的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烈士的鲜血前进啊”。这幅标语是高塘和谷堆两校师生为悼念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罹难牺牲,用青砖和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当时只有“踏着烈士的鲜血前进啊”。渭华起义爆发后,刘志丹来到这里,看到这一标语,于是就让警卫员将标语再加修饰,添加了“同志们、赶快”这五个字,让标语更具鼓动性。起义面临敌军的围攻,刘志丹在撤离时命令战士们用黄土掩埋,免遭破坏。直至解放后,人们才清除上面的复土,让这砖铺红色标语再现人世间。这句砖铺革命红色标语,是以李大钊先生献身革命造就的,是渭华起义发扬光大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牺牲和鲜血写成的,镶嵌在渭华大地上,光照千秋,感动万人。这一砖铺革命红色标语,是国家一级文物。

  参观渭华起义历史陈列馆和革命旧址结束后,我们又去瞻仰了烈士纪念碑。进入烈士陵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为渭华起义烈士铭刻的祭文。沿着上山的台阶前往纪念碑,山坡上植满了松树和柏树。在灿烂的阳光下,松柏更加苍翠青绿,陪伴守护着革命烈士的英灵。松柏林下是一座座革命烈士的陵墓。朱红色的墓碑铭刻着烈士的英名和生平。有的红军还不到15岁,为了革命事业就献身牺牲了。

  

  纪念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正面铭刻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在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全体党员列队站立默哀,向烈士三鞠躬,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拜敬仰和愐怀爱戴。在纪念碑下、鲜红的党旗面前,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握拳宣誓,诵读入党誓词。我们把入党誓词永远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繁荣富强不懈的努力奋斗,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同时还有一些团体单位来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是一座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革命主题展馆,在国际国内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编辑: 王璐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