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 血染秦东的武装起义——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的感受
今年仲夏时节,我在参加省社科联在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举办的社团组织党支部书记和秘书长培训班期间,参观了渭华起义纪念馆,通过展馆大量实物和文字图表了解到这次起义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过程,为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精神所感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渭华起义是在国内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一次大规模武装斗争,由国民党西北军新编第三旅中的共产党员率领近千人在华县起义,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与中共陕东特委领导的万余名赤卫队联合开展的武装起义,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唐澍任司令员,中共陕东特委书记刘纪曾任政治委员,策划和领导了这次武装起义。期间,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和“大家吃、大家干、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等口号,并以惩办当地反动官吏、打击土豪劣绅、建立了崇凝区苏维埃政府为主要目标,组织起义人员先后两次击退国民党军向华州高塘、崇凝一带的军事进攻。后来,国民党集中三个师兵力进行围剿,起义部队被打散,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刘志丹等少数起义人员由此转入隐蔽斗争。纵观渭华武装起义的全过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它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地方党团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打击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其涉及范围包括渭南、华州、华阴和临潼等五个县的广大陕东地区,并在两个区、四十八个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形成方圆两百平方公里的红色割据,给陕西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人民的革命斗志。
其二,这次起义,是根据党中央关于组织武装起义的指示,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动员、组织和领导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人员,既有在校的教师学生、也有当地的工人农民,还有冯玉祥军队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武装力量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依靠乡村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展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充分体现了党的正确主张和武装斗争的群众性。
其三,大革命失败后,在国内革命斗争处于低潮的形势下,我党通过发动各界群众、争取国民党军队中的进步人士联合开展武装斗争,而且持续长达两个多月时间,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震慑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当局,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
渭华起义虽然在国民党重兵的围攻下最终以失败告终,军事委员会司令唐澍和不少指挥将领壮烈牺牲,三百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赤卫队员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革命先烈的献血染红了秦东大地,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的史歌。这种不拍牺牲的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和鼓舞后代人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我党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渭华起义,不仅为我党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为以后开展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继续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不断地在祖国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起义之后,刘志丹、谢子长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分赴渭北、陕甘和陕北地区开创革命根据地,继续同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