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前夕,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党支部组织党员赴蓝田县葛牌镇瞻仰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和葛牌镇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重温入党誓词,使大家受到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葛牌镇苏维埃政府,是1935年由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蓝田县创建的红色政权,也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面对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中央苏区工农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并开始长征,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中共鄂豫陕省委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从河南进入陕西境内后,迅速在包括葛牌镇周边的鄂豫陕边境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出台有关商业政策,开仓放粮、打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建立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反革命势力的嚣张气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巩固了刚刚建立的红色政权。在不长时间里,葛牌镇苏维埃政权控制范围扩大到8个乡,294个自然村,人口达到5.3万人,覆盖面积有760多平方公里,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在葛牌镇参观过程中体会到,中央工农红军在鄂豫陕边境地区创建革命根据能够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倾力围剿,中华苏维埃政府及时调整战略部署,迅速作出向西部转移重大决策,中央工农红军第25军进驻蓝田县葛牌镇后,在湖北、河南和陕西三省边界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以镇安、柞水、山阳、商县、蓝田5县交界的红岩寺为中心,建立了中共五星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成为西安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并运用山区有利地形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发展壮大革命队伍,为日后开展对敌斗争奠定了人力和物质准备。
二是依靠人民群众,这是中央工农红军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工农红军进入葛牌镇后,面对地方民团和顽固的封建势力,不少群众对红军心存疑虑,中央红军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和开仓放粮等实际行动,打倒土豪劣绅,维护穷苦大众的切身利益,逐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中央工农红军很快在葛牌地区站稳脚跟,红军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夫和兄弟一起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的动人场景。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三是坚强有力的中央工农红军领导集体,是不断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央工农红军第25军中,聚集着我党不少具有军事指挥才能、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如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郑位三、戴季英,既是中共鄂豫陕省委的领导成员,也是红25军的高级将领。吴焕先是红25军缔造者之一,毛主席评价他“功不可没”。红25军军长徐海东,曾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也是当年红25军的战士。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红25军从陕南进入甘肃境内,最后抵达陕北与中央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会师,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目前,葛牌镇已成为陕西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这里所产生的红色基因,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建设幸福美好的现代化强国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