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有条漕运河

2023-12-21 16:20:26  来源:三秦文化研究会  


[摘要]老西安有条漕运河  李兴茂  漕运河,历史上也叫“运粮河”,在今天西安城北的汉长安城遗址。原来叫“漕运明渠”,现在是“汉城湖”的退水渠。...

老西安有条漕运河

  李兴茂

  漕运河,历史上也叫“运粮河”,在今天西安城北的汉长安城遗址。原来叫“漕运明渠”,现在是“汉城湖”的退水渠。据史料记载,这条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运粮河道,南起今西安西三桥街道车刘村,经汉长安城南城墙遗址“安门”外的南运粮河,流到东城墙“霸城门”外北至徐家湾,再向东流入黄河。当时的漕运河风景秀丽,每到春季,许多王公大臣都在漕运河两岸踏青游玩。


(图片源自互联网)

  据《汉书•武帝纪》载:“汉元六年(公元前129年)春,穿漕渠通渭。”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公元前486年吴国在苏北修的邗沟、公元前330年魏国在豫中筑的鸿沟后第三条人工大运河,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各地给朝廷缴纳的赋税盐粮,通过陆路运输,费时费力,而且极不安全。途中遇到土匪打劫、日晒雨淋、散落丢失后,到达目的地后所剩无几。于是就修建人工河,从水路运输,加快速度,保障安全,这种河流叫“漕渠”,功能就叫“漕运”。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元光六年,当时大司农的郑当时对武帝说:“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傍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遭,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下令开凿了漕运河。

  “漕运”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古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

汉漕运渠

  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谷物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转漕逐渐制度化。汉初,每年运量为几十万石。武帝初年,增到一百多万石,以后又增到四百万石。元封元年(前110年),根据桑弘羊的建议,令民纳粟补吏、赎罪,各农官又多增产,政府掌握的粮食大增,漕运一度增到每年六百万石,一般则仍保持在每年四百万石左右。漕运用卒达六万人,由各地护漕都尉管理,沿途县令长也有兼领漕事的。漕粮则输入大司农所属的太仓,此外,在武帝连年用兵和开发西南时,对军队所需的粮食也都进行了费用浩大的转漕运输。可见当时漕运任务是很重的。

  史料记载,汉漕渠从现在西安西北郊咸阳市沣东乡鱼王村附近引渭河水东流,当地民间传说引用沣河之水(河中没有泥沙减少清淤),经未央再到新筑、临潼、华县、华阴,至渭口(今潼关附近)入黄河,全长150公里。西安北郊由西至东一线八个村庄名称均与汉漕运有关。这就是西汉供给长安粮食的生命线---漕运渠遗留下来的地名。

  漕渠不仅在汉代,而且延续到唐代,用于航运和灌溉,支撑了汉唐盛世的发展,是汉唐长安城的生命线,使潼关到长安水路运输的路程和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沿渠民田也能收到灌溉之利。这是汉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对缩短漕运路线,减少漕运压力,起了良好的作用。

  关于漕运河的运行。听祖辈传说,古时运粮河上行驶的都是大木帆船,由国家成立的护漕都尉管理,漕运用兵很多。

1、木帆船:

  就是木质结构的船,主要有桅、帆、舵、桨、橹、碇及绳索等。木帆船主要是借助风力来前进,所以顺风、顺流时帆起作用,船就比较好走,速度也较快。而逆风、逆流时就比较麻烦,船就走不动了。听老人传说,漕运费用浩大,需时很长,动员人力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逆风逆流时拉纤的人叫“纤夫”。

2、纤夫:

  是指那些拉纤绳的人。那时,他们屈着身子,背着僵绳,步态一瘸一拐的往前迈。纤夫拉纤的时不穿衣服,暮春、夏季、初秋等温暖的时节多是光着身子,即使面对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

  纤夫除了拉纤之外,会喊一口沙哑的船工号子。号子有声无字,“嗨,嗨哟哟,嗬嗨,拖呀,拖、拖拖拖……”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水时,全靠纤夫合力拉纤,号子声声,空谷回荡,别有一番情趣。

  纤夫拉纤为什么不穿衣服?老祖先解释,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能管几天?拉纤时要频繁下水,在时间上容不得宽衣解带。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经常穿湿衣服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

  明清开始,漕运渠功能发生改变,变成了排水渠。新中国成立后,漕运明渠作为西安市排洪系统,是城市五大排洪系统之一。承担着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区计61平方公里的城市排污、城市雨洪、村民生活的排泄任务。

  1955年在古汉漕运渠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一条市区行洪、排污渠漕运明渠。西安市城建局利用汉长安城护城河遗址在大白杨、李上壕、李下壕建设污水沉淀池,叫“团结水库”,库容35万立方米。经过扩建续建,至1971年,库容已经达到了200万立方米。周围群众还经营养渔业,水库里的水也较清,人们在此游泳、钓鱼,一到晚上,更是乘凉的好地方。团结水库为城郊农业发展、城市防洪保安、污水氧化净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来,由于渠道年久失修、渠岸杂乱、排水不畅,使得漕运明渠行洪能力减小。所以每遇暴雨,受洪水顶托,南郊和城区不同地段分别出现内涝情况,给市民和城市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排水不畅问题已经成为西安市的心腹之患。加之排污渠道臭气熏天,夏秋蚊蝇纷飞,这与城市的发展极不相称,直接影响了古城西安的形象。

  200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1.56亿元改造建设漕运明渠。2004年10月,市水务局成立了漕运明渠建设管理处。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漕运渠已经彻底改变了“脏乱臭”的面貌,一条全长10.5公里的新砌渠道贯穿古城北郊,对改善西安北郊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投资环境、水环境以及城市防洪安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编辑 瑞利

原载《三秦文化研究》2023.01期

编辑: 王璐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