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玖
说起天府之国这个成语,很多读者朋友并不陌生,而且一定会联想到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非常富饶。可是,大家不一定知道,自古以来,最早的天府之国不是用来指代四川的成都平原,而且,历史上有着“天府之国”之誉的地域竟然有七个之多呢!
那么,最早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呢?
——最早的天府之国是指陕西的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读者朋友,千真万确,没有搞错!《史记·苏秦列传》中有着这样一段记载:“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天下之雄国也。”这段话,是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洛阳人苏秦说给秦惠王的。
那么,苏秦给秦惠王讲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知道,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所谓纵横,是“合纵连横”的简称,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他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公元前338年,苏秦来到秦国,游说秦惠王采用他的连横之策,兼并诸侯,独吞天下。苏秦说这些话的意思是,秦国现在本有巴、蜀、汉中的富饶,北有胡貉和代马的丰富物产,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东面有殽山、函谷关的坚固。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有万辆,武士有百万,并且千里沃野上有多种出产,地势形胜而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当然了,前提是要秦惠王信任自己,给自己高官做。可是,秦惠王却认为秦国的实力还不够强,时机未到,拒绝了苏秦的连横之策。游说秦惠王失败后,苏秦盘缠用尽,穷困潦倒,就连家人也不愿意搭理他。好在苏秦并不气馁,他“头悬梁,锥刺股”发奋学习合纵之策,最后游说山东六国合纵成功,佩六国相印,富贵一时。
不过,苏秦只是在游说中说关中是天府之国,其时,关中并没有正式被称为天府之国。关中被正式称为天府之国,始于秦汉之际的张良。
《汉书·卷四○》记载着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的话:“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意思是关中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是个建都立国的好地方。事实上,张良说的很有道理。从战国时起,秦国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谓“四塞之国”,是指秦国处在四关之中。秦国南有武关,北有萧关,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关隘险峻,易守难攻。此外,秦王赢政继位之后,秦国就修建长达300多公里、能够灌溉关中平原4万顷土地的郑国渠,使得关中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把韩国的“疲秦之计”变成了强国之策。秦都长安所在处的关中平原所具有的这些经济和军事优势,刘邦是很清楚的,所以,当时已经在洛阳称帝的刘邦就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决定定都关中。
那么,四川的成都平原为什么又叫做“天府之国”呢?
细说起来,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还与秦国有莫大关系哩!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川成都一带,被称为蜀国,相对于当时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来讲,实际上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古人说古蜀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未必尽为事实,但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却是不争的事实。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灭掉古代蜀国后,将其划为秦国的蜀郡,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始进入成都平原。秦昭王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修建了都江堰等许多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虽然成都平原成为“天府”或“天府之国”都比关中要晚,但自从都江堰修成以后,成都平原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五代以后,关中地区元气大伤,成都平原后来居上。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不少百姓迁到成都平原,改变了四川地广人稀的状况,对发展当地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成都平原日益富庶,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天府之国”的美誉一直流传到今天。
此外,除了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之外,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还有华北平原、江淮以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盛京和汉中等地区。读者朋友,以后再看到“天府之国”,要想想清楚,不要搞错哦!
编辑/秋水
原载《三秦文化研究》2024.01期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