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秋季节,我与朋友相约驱车赴安徽、江苏等地旅游,游览了古商汤国都的所在地亳州市,这里还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孟德的故里,通过在魏武祠参观,了解到不少有关曹操的传奇故事,不由得使人回望历史,浮想联翩,触发了思古之幽情。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古代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关于曹操其人,后世有着不同的说法,褒贬不一,但曹操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却是多数人比较一致的评价。作为政治家,曹操一生有过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最后位至丞相乃至魏王。建安元年,他迎汉献帝于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势打压对手,排除异己,在残酷的群雄角逐中占据了绝对政治优势,谋求国家重新统一的政治抱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尤其是通过官渡之战,实现以弱胜强,一举歼灭袁绍大量的有生力量,扩展了自己的统治范围、占据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后来统一北方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政治家的曹操,还体现在他具有一定的仁政思想。在《蒿里行》中说:“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为此,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了许多开明的政策,包括制止强征暴敛,出台减免租税,减轻百姓的负担的一系列惠民举措,打击和限制地主豪强势力的掠夺和奴役,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他广泛结交各路英雄豪杰,“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提拔重用了一大批“治世之能臣、用武之良将”。如吴起本来是个十分贪财的人,其德行也不好,曹操用其所长,使其立下了赫赫功业,管仲是谋杀齐桓公的凶手,也被曹操重用后,为后来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操作为军事家,首先在于他对古代兵书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熟读兵书,学习孙武、吴起等先秦军事家的军事著作,丰富自己的军事理论和作战经验。他极力推崇《孙子兵法》,赞赏有关制定周密作战计划和审慎采取军事行动的内容,深刻领会军事谋略和作战知识,在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将《孙子兵法》中的精华章节编撰成《十三篇》体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整理和注解《孙子兵法》的军事家,尤其是他对武装力量的理解和运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没有武装力量不行,但光靠武力或只讲仁义也不行,要将两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才是上策,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曹操的这些思想,大大超越了单纯的军事斗争范畴,涉及军事与政治、经济以及国家与百姓利益关系等重大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曹操具备了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对后人研究孙子兵法和古代兵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操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军旅中度过的,长期的战争实践,加之对古代兵法的研究和理解,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作战经验,取得了讨伐董卓、汴水之战、攻破陶谦、平定张邈、消灭吕布和官渡之战等许多重大战役的胜利,实现了统一中国北部的目标。
曹操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在长期的战争年代里,曹操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著名诗歌就有二十多首。其中《短歌行对酒当歌》《观沧海》《龟虽寿》《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著名诗篇,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他流传下来的一百五十多篇散文,其中代表作《封功臣令》《为徐宣议陈矫书》等作品,其突出特色就是短小精悍,文意尖刻,结构严谨和主题鲜明。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认为建安文学所擅长的风骨,正是古代文学创作中的理想风格。曹操散文表现出建安文学最突出的特点,为中国文学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许多人至今认为曹操心机深沉,手段狠辣,残酷无情,将他视为“奸雄”,也是有着一定历史依据,事实上他在权谋斗争过程中有不少阴险狡诈之举,甚至为了削弱敌对势力不惜出卖亲朋好友,对待降敌经常显得冷酷无情,这都是曹操这个特定历史人物另外一副面孔,但不会因此而影响到一代枭雄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历史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