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钟声余音未散,新春的步伐已豪迈而至。回首过往,省三秦文化研究会矢志不渝,在历史人文研究方面深耕先秦文化、秦汉文化、大唐文化以及张载关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我们深度挖掘陕西独特的文化宝藏,拂去上古历史遗迹的岁月尘封,探寻古今一以贯之的“秦人精神”脉络,精心铺就长安的“唐诗之路”,为文化为旅游景点注入活力,把陕西故事讲述得精彩纷呈。这一系列努力,不仅赋予三秦历史文化新的生机,更在新时代浪潮中,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坚实力量。
新的一年,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研究会历史人文研究的核心主题。陕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千年记忆;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辉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题材广泛、博大精深,这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长跑,无法一蹴而就,唯有循序渐进、把握要领,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基于研究会特色,我们明确了陕西传统文化研究路径。研究途径上,突出历史人文研究,深度挖掘历史背后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念;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让科学理论照亮研究道路;立足基础上,围绕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民族精神复兴,为民族精神家园添砖加瓦;研究目的上,服务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响应陕西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时代号召。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往的珍贵积淀,是前人实践与创造的结晶,更是现实的根基和未来的指引。人文,是人类社会璀璨文化现象的集合,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历史人文研究,离不开典籍整理、学术阐释、考古发掘、人文环境营造、推广普及以及社会检验等关键要素,更不能脱离实践土壤和对未来的探索。这要求我们在研究中,不仅重视科学性与学术性,更注重社会性与实践性,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系统、深入推进研究工作。
陕西拥有雄厚的社科研究力量,研究会汇聚大批优秀会员,社会各界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群众性文化普及与提升基础扎实。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融入陕西优良的人文环境,让历史人文研究在文物古迹、革命圣地、现代科技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文化场馆、游览景点、研究基地中落地生根,使其深深扎根于陕西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为研究会的历史人文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我们的历史人文研究指明方向。我们要站在时代潮头,揭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与追求,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其在当今时代的强大力量。
新起点提出新要求,新作为期待新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三秦文化研究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总结过往经验,开拓进取,开创历史人文研究新局面。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坚持开门办会、严谨治学,发挥会员力量,夯实研究根基;面向发展、学以致用,将研究与转化紧密结合,让文化成果惠及社会;协作开展课题研究,不拘一格开展文化活动,搭建更多平台,催生更多成果;优化研究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铸就三秦文化新辉煌。(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原载《三秦文化研究》2025.01期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