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民:秦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2025-04-28 14:33:52  来源:三秦文化研究会  


[摘要]徐卫民教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史料展示,展现了秦人开拓进取精神的多维度体现...

  2024年11月7日下午15:00至17:00,由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与陕西省方志馆联合主办的“秦人精神”大讲堂第二场在陕西省方志馆一号楼学术报告厅(四层)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卫民担任主讲人,主题为《秦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徐卫民教授长期从事秦汉历史与考古、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80余篇,是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

  徐卫民教授从秦人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指出秦人与生具有的开拓进取精神。秦人从东方的嬴姓部族西迁至甘肃天水一带,经历了由东到西的颠沛流离,又由西向东打回老家,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壮举。徐教授强调,秦人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西陲小国崛起为“春秋五霸”之一,并在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最终实现全国大一统,正是得益于他们不懈追求、开拓进取的精神。

  徐教授指出,秦人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从秦襄公的艰难立国、秦穆公的“独霸西戎”,到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秦人始终保持着不断改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尽管秦人成为诸侯国的时间比东方诸侯国晚了近三百年,但他们通过急起直追、不懈奋斗,最终超越了东方诸国,并迅速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人是从东方迁徙到西方的嬴姓部族,后在甘肃天水一带逐渐发展壮大。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正式封为诸侯,并获得了岐山以西的土地。然而,这一地区当时被西戎控制,秦人通过不断的征战与开拓,逐步将西戎赶出关中,并向东扩展。徐教授通过展示甘肃礼县的秦文化遗迹和出土文物,生动地再现了秦人早期的历史。秦人成为诸侯国后,先后迁都于汧、汧渭之会、平阳等地,最终在秦德公时期将都城迁至雍城(今陕西凤翔)。雍城作为秦国的都城,规模宏大,城内建有三大宫殿区,建筑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徐教授特别提到,雍城遗址中出土的铜质建筑构件“金釭”,不仅具有加固作用,还兼具装饰功能,体现了秦人在建筑技术上的创新与开拓精神。

  徐教授详细介绍了秦都咸阳的历史地位。咸阳作为秦国的都城长达百余年,经历了初创、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秦孝公时期,咸阳作为秦国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商鞅变法的实施,使秦国迅速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文王以后,咸阳的都城范围逐渐向渭河以南扩展,修建了兴乐宫、甘泉宫、信宫等建筑,形成了“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都城设计理念,体现了秦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徐教授通过展示秦都咸阳的遗址、复原图和壁画,生动地再现了秦都的宏伟景象。他指出,咸阳不仅是秦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秦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正是在这里,秦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并制定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徐卫民教授特别强调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称为“皇帝”,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废除了世袭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徐教授指出,秦始皇的统治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正如谭嗣同所言:“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秦始皇时期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如秦直道、秦长城、郑国渠、都江堰和灵渠等,不仅体现了秦人在工程技术上的卓越成就,也展现了他们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

  徐卫民教授总结了秦人开拓进取精神的四个主要体现:一是“变国不法古”的原创性,秦人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创新;二是“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的开放性,秦人广纳贤才,不拘一格;三是“河海不择细流”的包容性,秦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四是坚忍不拔、开拓进取性,秦人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顽强的斗志。

  现场听众与徐卫民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大家围绕秦人的历史地位、秦始皇的统治体制、秦都咸阳的设计理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徐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提问,并鼓励年轻学者继续深入研究秦人精神,挖掘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徐卫民教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史料展示,展现了秦人开拓进取精神的多维度体现,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其精彩演讲不仅深化了听众对秦人历史的理解,也为秦人精神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秦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激励当代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编辑/书洁

编辑: 王璐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