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秦亡于奢’的考古学探索”

2025-04-28 14:36:36  来源:三秦文化研究会  


[摘要]秦朝的兴衰历程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24年12月9日下午15:00至17:00,由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与陕西省方志馆联合主办的“秦人精神”大讲堂第四场在陕西省方志馆一号楼学术报告厅(四层)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刘瑞研究员担任主讲人,主题为“‘秦亡于奢’的考古学探索”。

  刘瑞研究员提及2013年西安拟投资380亿元再造阿房宫引发的争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事的重要批示,以此强调“秦亡于奢”这一历史教训的警示意义,引出了讲座的主题。

  阿房宫作为秦朝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因咸阳人多、先王宫廷狭小,决定在渭南上林苑营建阿房宫,意图打造统一秦帝国的中心宫殿。阿房宫规划极为宏大,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能建五丈旗,还建有阁道连接南山和咸阳。然而,随着秦帝国的迅速覆灭,阿房宫并未完工。

  在寻找阿房宫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文献记载存在差异。《水经注》等称其在长安西南二十里,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则说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经考证,这种差异是由于测量起点不同,前者以汉长安为参照,后者以唐长安为参照。从特征上看,阿房宫是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条形建筑,且三面有墙。综合这些线索,若能找到符合在渭南上林苑中、仅建设前殿且未完工、前殿建于阿房并暂名、仅完成三面墙建设、长条形建筑这些特点的秦代遗址,大概率就是阿房宫遗址。阿房宫的考古工作历经多年,成果丰硕。1994年,西安市文物局进行大面积勘探调查,发现夯址、路土、黄沙沉积区等,为研究其布局及后代宫殿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2002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工作队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阿房宫前殿遗址全面钻探,确认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就是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且前殿未遭大火焚烧,仅建成夯土台基及其北墙、东墙和西墙,同时确定阿房宫仅建设了前殿且未完工,其范围与现认知的阿房宫前殿一致。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的阿房宫雄伟恢弘,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但实际上,杜牧写作此文是在长庆四年(824年),当时唐敬宗好游戏、大修宫室,杜牧借秦事讽刺敬宗,并非旨在还原阿房宫真实面貌。考古发现也证实,阿房宫远没有《阿房宫赋》中描述的那般奢华。

  秦朝曾凭借诸多优势统一六国,然而强大的秦帝国却二世而亡。东汉明帝认为胡亥极愚,在骊山陵墓未完工时又修建阿房宫,还诛杀李斯、任用赵高。从考古发现来看,阿房宫规模巨大,南北426米、东西1270米,周长3372米,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远超秦汉县城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此外,秦始皇陵同样规模惊人,这些都加重百姓负担。秦的灭亡还在于内部治理不善,对六国旧部防范不足,六国残余势力与因不习惯新法而反抗的遗民联合,成为秦朝统治的巨大威胁。沙丘之谋中,赵高伙同李斯篡改遗诏,胡亥篡位,导致朝政混乱,加速秦朝灭亡。

  相比之下,汉朝继承秦制却能延续二百年江山。汉初行黄老之术、休养生息,与匈奴和亲,承认南越国统治,减少战争。在制度上进行简化,职官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大规模裁撤为皇帝服务及苑囿职官。建设方面,未央宫前殿规模远小于阿房宫,汉长安城营建也是逐步完成,西汉帝陵规模也小于秦始皇陵。汉初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凋敝,无法支撑庞大官僚系统和宫台禁苑的维护费用。

  刘瑞强调,秦朝的兴衰历程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习近平主席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想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必须坚持自我革命。最为重要的是,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含梓

原载《三秦文化研究》2025.01期

编辑: 王璐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