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上

2023-12-27 10:03:13  来源:三秦文化研究会  


[摘要]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沿西影路往东,到经九路左转北,行不多远,便可以看到右手地势渐高,到青龙路右转再向东行,是一缓坡,地势已然高起,这时可以看到……...

乐游原上

  五味子

  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沿西影路往东,到经九路左转北,行不多远,便可以看到右手地势渐高,到青龙路右转再向东行,是一缓坡,地势已然高起,这时可以看到,路的右侧有一黄土高原常见的土台,一直与青龙路相伴而起数公里——这,就是著名的乐游原。

  乐游原是一个长梁状的土原,顺着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宽200—300多米不等,长约3000多米。资料显示,乐游原实际上是被河流侵蚀而残留在渭河三级阶地上的一个梁状高地。其基底为河湖沉淀物,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风化的黄土。

  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的秦代,乐游原即为皇帝禁苑宜春苑的一部分,汉时是汉朝皇帝射猎游玩的地方。到汉宣帝三年,宣帝刘询的第一个皇后许平君生产后被谋害死去,即葬于此(汉时为长安县乐游里),立庙曰乐游庙,故称乐游苑。因“苑”与“原”谐音,且关中一带此种台塬都被统称为“原”,如西安附近的白鹿原、龙首原,及稍远的少陵原、神禾原等,乐游苑遂渐渐被传为“乐游原”。唐代的长安城比汉长安城方位移向东南,乐游原就在唐长安城的新昌坊,是唐长安城内海拔最高的一处台地。登上此处,可以俯瞰全城,远眺四周,而比起其他原,乐游原又在长安城内,距离近,出行方便,所以虽然难比少陵原、神禾原及白鹿原的高大壮阔,仍成为人们登高远眺和游玩的好去处。

  正因为如此,乐游原就成了唐代人们除曲江外又一个经常流连的名胜。每年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重阳节,乐游原上必定是人头涌动,人们或去踏青,或祓禊,或邀朋会友,享受登高游览的快乐。因长安城地势平缓,乐游原虽为其最高处,但今日之原上,也就比两侧平地高出十多米、二十多米的样子。查数据,西安平均海拔400米左右,乐游原最高处海拔不足500米,想唐代地貌,与此相仿佛,虽然会比现在高一些,但不会高出很多,故即使平日,因车马便利及易于攀登,去乐游原游玩,当不是什么难事。

  如此胜地,诗人的登临自不会少,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李频、张祜、张籍、贾岛、王维、裴迪、郎士元、王缙、朱庆馀、刘得仁、钱起、羊士谔、杜牧、李商隐等,在此留下了近百首脍炙人口的诗篇。1000多年后的今天,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数晚唐诗人李商隐以此原名为题的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可以想见,在一天傍晚时分,诗人心情抑郁,便驱车来到了乐游原上,想借登高一抒胸中的积闷。他看到了什么?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整个长安城笼罩在夕阳淡淡的余晖之中,远处的大地原野树木房屋逐渐朦胧迷离。再看又大又圆、发着灿烂柔和光辉的落日,是那么的壮美,只可惜黄昏降临,这么美好的夕阳,任谁也挽留不住它渐渐西沉的脚步。李商隐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他所处的朝代,政坛有互相敌视的两党:牛党和李党。他曾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故又遭到牛党的排斥。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存,官场失意,潦倒终身。而当此时,唐王朝也在走向没落中。这首诗,不知是李商隐在哀叹唐王朝无可挽回的衰落命运,还是在叹惋自己人生的不得意。

  由唐代诗人在乐游原上留下的诗中,可以窥见当年乐游原之盛况。试看杜甫的七言古诗《乐游园歌》: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这首诗的副题为《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应是杜甫在天宝年间某个月末,参加了一位官员在乐游原上的宴会后所作。诗中除了描绘乐游原的景物和宴会的场景外,还发出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

  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杜牧也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还有政治和军事才干,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在京城只是任了一个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抱负无法施展,因此请求出守外郡。这是他被外放为湖州刺史时,在离开长安前,登上乐游原,极目四顾,西望昭陵而作的一首诗。

  李白的词《忆秦娥》中,则这样提及了乐游原: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这首被后人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词,上半阕只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中缠绵,下半阕从“乐游原上清秋节”一句突兀地入手,把思绪切换到了一种悲壮的历史感中,让人生出世事沧桑的感慨。

  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曾久居乐游原。他仕途坎坷,一生贫病交加、缺医少食而吟诗不辍。张籍曾有《赠贾岛》一诗,尽写其穷困潦倒的境地:“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当年乐游原附近,都是村落麦田,寻找野菜倒是很方便,这应是写实之句。

  在乐游原上,应该有过很多名胜,像乐游庙、东宫药园、宣慈寺、法云尼寺等,但都随漫长的时间而湮没无存,唯青龙寺遗址被发掘出来,并建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青龙寺初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曾矗立在乐游原最高处,登临可以鸟瞰全城。它原名灵感寺,在唐代几经改名、废立,又叫观音寺、护国寺等,可能与地处长安城“左青龙右白虎”的地理方位有关,又叫青龙寺。它是唐代一座著名的寺庙,但后来逐渐衰落,在明代逐渐废毁,乐游原遂为农田。青龙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极负盛名,中唐时期密宗大师不空的弟子惠果在青龙寺设灌顶道场,使青龙寺成为传播密宗最有影响的寺院。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中有六家——空海、圆行、圆仁、圆珍、惠远、宗睿都曾在青龙寺学习,特别是日本文化宗师空海在此尽得惠果真传,并广泛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科技等知识,回日本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对日本的佛教、文字、书法、饮食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中国的面条,据说就是空海指导他的外甥为其患病的父亲做的,面条的技艺由此在东瀛流传。在空海的故乡,每年都有献面仪式。现在,青龙寺遗址内还建有空海纪念碑,日本游客络绎不绝。

  唐代诗人不可能上乐游原而不登青龙寺,因此,亦留下众多的诗篇。如张祜登乐游原并上青龙寺,亦有诗为证。如:

  登乐游原

  几年诗酒滞江干,水积云重思万端。

  今日南方惆怅尽,乐游原上见长安。

  题青龙寺

  二十年沉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

  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青龙寺看山。

  张祜为人清高,不同俗流,在后一首诗中也有充分的表现:二十年沉浮,已经把一切都看淡了,所以即使到都城也很悠闲(不汲汲于名利),别人都争破头皮去求名,而他一个人却到青龙寺来看山。而贾岛就在原上居住,去青龙寺更是方便,居高月近人,对看月有独到的感觉,他的《题青龙寺》: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

  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

  大唐远去,沧海桑田,如今,登乐游原远眺而“四望宽阔,京城之内,俯视如掌”的感觉早已不复存在,旁边的楼房比原更高。但登此古原,想着自己践着那么多诗人的足迹,头脑中回味着一篇篇优美的诗词,我们的思绪,就很容易穿透岁月的时空,和唐朝在这里神会!

  编辑/月勤

原载于《三秦文化研究》2023.01期

编辑: 王璐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