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凿龙门
冯双民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先秦古籍,对大禹都有一些记载,彼此之间却不完全一样。
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史学大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考证大禹可能不是人,是虫。这个说法立即让鲁迅先生进行了一番毫不留情的讽刺,于是顾颉刚先生准备把鲁迅告上法庭。
我想,倘若要两人在法庭辩论,估计法官们也头疼吧。这件事就成了当时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其实,顾颉刚先生并没有说大禹是虫子,他说得很清楚:“禹或是夏代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然没多少人会相信大禹是条虫子了。
历史记载,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现在人们都叫他大禹或者帝禹,他是夏后氏首领,同时更是一位治水名人。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这就有些含糊了,一下就差了三代人。我们不纠结这事了,无论怎么说,至少可以肯定大禹是黄帝的嫡系子孙。
大禹的父亲是鲧,历史上称为“崇伯鲧”或“崇伯”。大禹的母亲是有莘氏之女脩己。说到有莘氏,我就会想到合阳县,合阳县称作“有莘国”,简称莘国。《诗经•大明》说:“文王初载,天作之和,在洽之阳,在渭之俟,文王嘉止,大邦有子。”诗中的“大邦”即“莘国”,“子”即嫁给周文王的有莘国女子太姒。伯邑考、周武王、周公旦,都是太姒的儿子。所以合阳县也称为“太姒故里”。
1907年9月22日-23日,龙门
从先秦文献记载和司马迁《夏本纪》记载关于大禹的事迹开始,初步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治理水灾;二是集会诸侯在涂山;三是定都阳城;四是划分了天下九州;五就是征三苗了。这样来看,大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
“变堵为疏”凿龙门的惊天壮举是发生在大禹治水过程中的故事。这个故事与韩城的龙门有着很深的渊源。《墨子·兼爱》(中)是最早提到禹凿龙门传说的。《山海经》记载:“禹导河积石,至龙门山。”在韩城禹门口河心巨石上就能看到的坑凹痕迹,据说就是大禹当年凿龙门所留。其他景点也多与禹凿龙门有关。有千尺梯子崖、天险石门关、深渊石头城、玉女莲花洞等。大禹在这里开凿龙门的具体时间已无从得知,但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所知道的最早的水利工程。
传说大禹带领万民挑走了积石山的乱石,疏川浚河,历经艰险,将河水引到龙门山。但眼前高耸入云的龙门山横亘绵延,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大禹登上山顶,看到他的父亲鲧错开的河道,又看到无边无际的洪水淹没了山脚下广大的农田,便决心变堵为疏凿龙门,让滔滔的河水从龙门奔流而过。
大禹在龙门山相公坪召集能工巧匠商议开凿龙门,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并赞成和支持大禹的主张。大禹一声令下,身先士卒,带领族人一路向前,挥舞石斧、骨铲、木耒,齐心协力,奋力大干,开山凿石。谁知他们辛辛苦苦挖了一天,好不容易挖开的巨大缺口,隔一夜,就又长平了。大家并不气馁,继续挖。你向下挖,它朝上长。一连多天都是这样,大禹只好暂时停工,打算向附近居住的百姓了解情况。
这天,大禹在山上遇见了一个身穿黄袍的老人。大禹向老人深施一礼,问道:“请问老者,这龙门山怎么挖了又能长平呢?”老人神秘地向脚下一指,说:“此山乃龙门山也”。老人把“龙”字咬得特别重。大禹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阻挡黄河入海的大山竞是一条巨龙。大禹刚要拜谢,老人却不见踪影了。大禹心生一计,只有连续挖山,不给巨龙喘息机会,才能达到开山的目的。
于是,他又召集族人,说明真情,并发动大家不分昼夜,不避风雨,连续不停地开凿,不让巨龙有一分一秒填平缺口的机会。这样一来,巨龙终于被拦腰斩断了,黄河之水像久困的猛兽一样,冲出龙门,浩浩荡荡,汇入大海。从此,黄河流域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
大禹凿开龙门后,见此地壁立千仞,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跃,于是遍招英才于天下,以守护龙门。随后他又在这里以龙门为始,划天下为九州,从而让这里拥有了千年的王者之气。
从地理构造上看龙门,其实它是一道山梁,横亘在黄河中间。但是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们就在黄河流域以狩猎、采集为生。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散布在黄土高原上的黄帝部落,和当时的炎帝族、蚩尤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三大部族,并在黄河流域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直到后来,黄帝联合炎帝攻杀了蚩尤,两大部族开始融合发展,并定居在黄河周边,才逐渐开始了华夏文明的创立。
韩城大禹庙景区
我之前到过韩城市博物馆参观,在展品中,就看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切割器和刮削器等。在1974年韩城市龙门山附近出土了一处洞穴遗址,年代是5至8万年前,说明人类在那个时间段已经在这里居住,也说明远古时期的韩城,地理形貌和气候条件都适合先民居住。这也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黄河中游首次发现的一处离滨河最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
大禹庙院落
大禹在这里凿开龙门,泽被万世的功绩也在韩城永世流传了下来。韩城境内龙门以下沿黄河有30多个村庄,多数村庄都建有大禹庙,而最为有名的就是周原村的大禹庙,这是中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大禹庙,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原的大禹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明代曾重修,禹王像端坐正殿,神态庄严。大禹的精神和文化,一直通过修筑庙宇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为后人所知。
编辑/秋水
原载于《三秦文化研究》2023.01期
编辑: 王璐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